Quantcast
Channel: 猫头
Viewing all 12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使徒行者》:剧版续集新生兄弟情义 卧底飘摇悬念始终

$
0
0

 

今天(8月11号),电影版《使徒行者》正式登陆内地银幕。电影延续了2014年TVB剧集《使徒行者》的背景设定:卧底、警匪斗争,故事情节方面则归属于续集。原作人气角色“钉姐”佘诗曼和“欢喜哥”许绍雄回归,吴镇宇接棒林峯、跟佘诗曼搭配对手戏,古天乐与张家辉则化身全新主角,上演“谁是卧底”的核心谜团。

 

剧版《使徒行者》曾以单日内地网络播放量突破1亿和总播放量超24亿,打破港剧网络播放量记录,成为首部进入“20亿俱乐部”的港剧;以百度指数超110万,创港剧历史记录;以30.5的跨平台收视率成为TVB年度收视冠军。还记得那追剧的日子,每周六等待一集更新,急切情绪历历在心。

 

原剧中的最大亮点在于什么?即将告别TVB的林峯跟回归TVB的佘诗曼首度携手之作,看两大猛将飙戏?江湖传言的港剧最后辉煌?这些噱头最终都平静下来,停驻观众内心的反而是最本质的存在:群星荟萃演技爆棚、贯穿始终的正邪较量。

 

 

“谁是卧底?”随着警队高层康道行的被害身亡,其直属的五位卧底全部失联,整部剧集开始质变——从普通警匪对决变成了卧底间的斗争,悬念极为吸引人。熟黑熟白,不到最后一刻全然不知。而许绍雄、苗侨伟等金牌配角演技更是惊人,个个独当一面的人物,在不断牵萦缠绕的张力中将气氛推到了巅峰。

 

尽管苗侨伟并未回归,吴镇宇成为了苗侨伟+林峯地位结合体般的警队角色,但从人物关系结构+影片主题基调都原汁原味,并未有什么变化。原剧中的五位卧底均已现身,故事告一段落,丁小嘉回归警队,但一条短信打破了平静:一名犯罪集团的成员少爷(古天乐 饰)用“康氏密码”坦承自己是康sir生前安插的卧底,如今要与警队重新取得联系。但毕竟警队接头人已死,谁又辨得清楚少爷说的是真是假?而与少爷如同“生死之交”的犯罪集团高层阿蓝(张家辉 饰)则更令人难以揣摩,拥有极高智商为集团谋来不少黑利,自己却似乎别无所求,戏里全然捉摸不透。

 

此外,原剧中死掉的欢喜哥,以及新反派人物董先生(李光洁 饰)让剧情更加扑朔迷离。剧版《使徒行者》结尾,洗白了“覃欢喜”,将其设定为失踪的“第六个卧底”,只不过由于迷途已久,最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坏事做尽,反引得警方倚靠卧底希望将其铲除。而相对比当时林峯饰演的“爆seed”薛家强,沈震轩饰演的连浩勤,“覃欢喜”这个人物更能凸显故事的悲剧性一面——“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尼采提出了矛盾双方的相互对抗、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再到相互转化。类似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不想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类人,那么那类人行事之风格,最好碰都不要碰,尤其是恶之欲望,形如深渊坠落力无穷。电影《无间道》可认为是这种思想表述的另一佐证,刘伟强在千帆过尽的结尾重申主题:无间有三,时无间、空无间、受者无间。犯五逆罪者永堕此界,尽受终极之无间。

 

卧底许久许久,覃欢喜也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匪徒,从对孩子的喜爱、对丁小嘉的关爱亦可看出良心未泯,但沾染鲜血的双手已然无法洗干净、也无法回头。在电影中他再次出现,颇让人惊讶。电影给的说法是“假死以避江湖事”,然而面对丁小嘉时却依旧“欢喜笑”,并给了她一枪。是白化后又黑化了吗?事实上,在看到这一幕时,我甚至还是摸不透他是好是坏。如果跟着卧底那么久,少爷、阿蓝、钉姐等许多人,谈何容易去保留一份清白?电影会给出一个答案,这里不多剧透。

 

 

成为卧底,割舍友情,割舍亲情、割舍爱情,任务至上,无间行者,一切皆可抛,一切皆要忘。在电影中,筹划缜密、动机无法洞悉的阿蓝更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像是被抛弃而走上牺牲之路的孤独对抗者。而少爷那边似乎有牵绊,有妻姐,有收养的孩子,是情感的牵绊,也是福祸中无法趋避的累赘。乍看之下,阿蓝更像是卧底对吧?而电影开始不久,偏偏跟“钉姐”取得联系的是少爷,而且紧接着噱头处处指向他。但是源源不断的线索又预示着“最终卧底谜团”肯定没那么简单,乃至很多观众看完预告时擦擦汗:我怎么觉得全都是卧底?

 

双男主电影并不鲜见,康德“二律背反”理论认为:任何一股力量都应该有另一股力量能够与其达到平衡。所以在戏剧张力铺垫上,两个男主角的电影会较好看,两个彼此维系紧密却又自带谜团的双男主电影更好看。少爷救过阿蓝,阿蓝位居高层一直给少爷更加发展机会、却又不许他碰毒品交易。少爷瞒着阿蓝跟警队接线,阿蓝发现了少爷的鬼祟行为气急败坏却又不肯挑明。在《使徒行者》中,我们为“卧底到底是谁”而猜得愈发焦灼,而恰到好处的“兄弟情”调和出别样气氛。

 

 

因此,除了满足原剧粉、悬疑控,本片还提供了另一大福利——港片中的“江湖兄弟情”。资本交融、北上风潮中,没落的不仅仅是时代的港片记忆,还有那数十年为观众所感触的义气情怀。《窃听风云3》很想复刻这种情怀,然而勾心斗角变得不伦不类。还能将就看的,恐怕只是2013年的《扫毒》了,仅仅是一隅的“三人情”,即让人大呼感动。真正的兄弟情,不同于《盗墓笔记》中矫揉造作的基情,或其他片子里简单的插科打诨。一杯酒,一个眼神,全在心里。毋论最终孰好孰坏,少爷和阿蓝的片中情谊,都相当令人感动。

 

在演技方面,全部角色都予人深刻印象,惊心动魄的对抗背后是角色们层出不穷的段子笑料,看得有趣,冷不了场;而到了正面冲突时,画里画外全是剑拔弩张,观众的眼神、情绪全被调动出来,离不开人物分毫。文伟鸿从剧集到电影始终控导,从剧本打磨到选角,从悬念传递到兄弟情塑造,这是一部纯正的港片,味道没变。


《他是龙》:神话落地,真爱永恒

$
0
0

 

谢尔盖·迪亚琴科和玛丽娜·迪亚琴科夫妇在小说《Ritual》中给故事定义的时间是“久远的时代”,但电影展现的王国之公民建筑、旗帜帷幔,实则有着强烈的斯拉夫风情。冰川海上,捕食攻防求生,大船也类似于维京海盗船。影像透露的秘密是,那个不能言明的时代离我们很近,大约在公元10世纪左右,是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成形的时期,抑或认为维京人深入俄罗斯内陆的时期。

 

影片中对龙的外形塑造比较古典,但没有强化基督教“恶魔犄角”的特征,而是呈现出短小扁平的性状,与片中至片尾部分其“人性的摇摆”起对应作用。北欧神话中龙与世界起着必不可分的联系,尼德霍格撕咬着世界树的根,尤蒙刚德在“诸神黄昏”中杀死了雷神托尔。因此《他是龙》更多体现的也只是斯拉夫神话体系中单纯的龙的形象,尤其是与人类女子交媾,还生出后代。

 

诞生于二战时期的托尔金神话体系中反馈了传统西方龙的邪恶本质,从地下的肮脏阴影中被创造,擅长蛊惑的大爬虫或会飞的喷火龙,贪恋财宝,象征强权。后世书籍影像给了龙许多洗白,比如更加中庸,在《龙之心》中是普通的种族,在《驯龙记》中是被邪恶本身所支配,《他是龙》则归因于动物本能。

 

而在传统童话神话故事中,必有英雄屠龙,或为守护家园,或为拯救公主。故事看久了也腻了,衍生出许多故事新编。有人说龙是公主的宠物,故意伪装成被抓走以检验勇士的衷心。也有人说龙是勇士的仰慕者,历尽千辛学会魔法变成龙以成全心上人和美丽公主的爱情。鲜有人说龙和公主才有夙世缘。人兽相恋的脑洞话题还是为大多数人所避讳,但这头龙若是美男子就不一样了。

 

在神似长湖镇的王家部落,人们高声吟唱“龙之歌”,化献祭仪式为婚嫁习俗,庆祝公主与贵族的婚姻。但在漂泊之木船上,公主并未抵达彼岸,反而迎来了恶龙掠夺。“待嫁的姑娘等待着丈夫,如同等待死亡的时刻。她通身纯白,仿佛穿着白色的殓衣,她注定死亡,婚礼的钟声回响。”新娘被带回龙穴,却没有步上死亡的结局。

 

这就是新龙故事的特色了。龙虽兽,却并非一直龙身。在希腊神话、埃及神话中,神灵均可幻化为兽型,太阳神-鹰,阿努比斯-胡狼,巴斯特-猫,不一而足。神灵或者妖魔的幻化是理想落地的时刻,神话诞生于人民、终将落入土地湮灭,其中的人形人形,在传递的过程中承载着艰难时世的期盼。龙无非也是如此。龙本是生活中能感知却无法感触的邪恶的化身,火行万里、予乱世中生灵涂炭。而后世的改编,同样是赋予龙更丰富充沛的情感,譬如正邪摇摆,恰恰是更贴近生活、人类本质的映射。

 

很多人在《他是龙》中看到了跟《木星上行》如出一辙玛丽苏——“告诉你,我可是个淘气的女孩;都听你的,但是请别离开我,我不能没有你。”看到了红裙白腿骑龙首的各种魅惑性暗示,看到各种为龙正名为爱反叛。电影的宣传词是Lyubit strashno (To love frightfully) ,配乐之一则是“危险的爱”。爱上龙揭示的真理只有一个:爱本身是危险的。但影片又很轻松地化解了这份危险,最后龙对变身得到控制,人类也没有再次踏上岛屿造成后患,公主与龙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如公主与勇士的故事。回头再想想,倘若当初准公爵的木刺投射出去会怎样?

 

清新的故事反而让人难忘,苍凉复古的冰川王国风格,大气悲悯的龙之歌,冷暖色调交相推动着传说殆尽的最后篇章。无人荒岛上,龙族世代传承,祖先巨大的骸骨早已化作了孤岛的一部分,无人可知无人能循,最后一头龙抢走了公主,共同消失在神话尽头。如今这个世界上再也看不到西方各路神话中的龙了,在某个地方龙与公主幸福快乐以生,书的改编、电影的再造,贪恋着真爱的永恒。

《星际迷航》:谁在星空伴迷航

$
0
0

 “Live long and prosper.”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瓦肯人再次行这份举手礼时,是史波克大副面对老史波克的死去。而在去年2月,老版“史波克”扮演者伦纳德·尼莫伊因病去世,今年6月,在新版《星际迷航》中扮演船员Chekov的安东·尤金也因车祸逝世。《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 》在片中致敬了这两位了不起的演员,令人动容之余,也诠释着“生生不息”的永恒意义。一边是副标题“Beyond”代表的不断开拓,另一边又是超越今昔的厚重情怀,《星际迷航》的第三部新篇章,注定拥有不同寻常的瞩目。

Ⅰ.舰长大副深陷情绪危机
经典糅合创新下的进取号精神



舰长想退位,谁料大副也想离职

 

《星际迷航:超越星辰》的背景设定于《暗黑无界》之后,探索新世界,寻找新物种,柯克舰长(克里斯·派恩 饰)带领进取号继续宇宙探索的旅程。尽管充满新奇,但恒久的任务还是让柯克心生倦怠,打算请辞舰长一职。而大副史波克(扎克瑞·昆图 饰)亦感叹于瓦肯星球的没落、萌发了退船开拓新瓦肯星的念头。在二人互诉衷肠前,进取号接到一个紧急救援任务。神秘外星敌人Krall(伊德瑞斯·艾尔巴 饰)设下圈套攻击进取号,意图取得某个杀伤力强大的古时武器。

影片大部分剧情发生于混乱地带中心的未知星球,进取号被Krall强大“蜂群”舰队摧毁,进取号成员或被关押、被流落逃亡。柯克舰长、大副史波克、斯考特(西蒙·佩吉 饰)、老骨头(卡尔·厄本 饰)等几个幸存者彼此搀扶、互助反击。从结构形式上看,情节遵循了典型的“英雄崛起”塑造——启程、启蒙、考验、归来,套路应用于柯克舰长个人,也应用于进取号全员。其间的故事有点类似于“谍战计谋”,揪出间谍、定位敌方信息、解救同盟,群戏生出友情、爱情等许多线路,情绪关联丰富饱满。


老骨头和史波克也互相化学反应了一把

 

柯克与史波克的悠长友情,历经50年星空变幻,温暖如初。他们更像如宾相敬,伙伴大于挚友关系,却在行事之时互为靠背,点点滴滴情愫又很真实。史波克和乌胡拉(佐伊·索尔达娜 饰)的感情也不能用“如胶似漆”之类的通俗表现形式来衡量,在情感中,史波克是一个坚定的经验主义者,老骨头给他处理伤口,他开口闭口引用关于死亡的哲学,理性但不细腻,故而与乌胡拉也发生了感情危机。但经历本次事件之后,史波克也对三观有了新的思考。友情提示:不再是那个“古板、呆萌”的史波克了哦!

大宇宙小任务,大空间小格局,《星际迷航:超越星辰》融合了复古与创新两种因子,柯克船长发现的百年历史摩托车,驰骋于新星球。从进取号支离破碎,到发现百年前的人类老飞船,再到新飞船的成型再启航,完成了从经典老旧到新时代的承接转换。


影片揭示苏鲁为同性恋;片中个个角色均被细节全新塑造

 

小摩托也能完成了不起的救赎人物,老飞船也能挣扎再利用,貌似宏大的正邪之争回归到人类种族内斗,影片复原了一个经典内核,从而在内核中映射出整片进取的星空,并于广袤中容纳坚定不移的进取号/星联团结与牺牲精神。同时故事也与时俱进,将约翰·赵饰演的苏鲁凸现为同性恋角色,这也不能不说是LGBT电影文化移居宇宙的一次胜利。

Ⅱ.轰炸的新境界
“野兽男孩”音乐点燃气氛到新高度

 


电影有两场令人惊艳的太空战

 

《星际迷航:超越星辰》特效贡献主要体现在首尾两场飞船大战,此前颇受期待的新行星造型基本遵循地球空阔丛林,气体组成成分也比较偷懒,可供人类直接呼吸。至于外星生物,造型也比较保守,倒是影片开头的兽形外星人颇具喜感。亮点依然在进取号的毁灭,以及最后的反击,编导此举当初还引发本片主创的强烈抗议。

在第二场反击大战将电影气氛引燃到高潮,该段落也获得各方媒体影评人的大加赞赏。狂热特效的背后也凸显了反派短板,即便如此,它也依然让影迷惊叹。观影时所处杜比全景声厅,音效和视效叠加辉映,成为打开这部太空科幻的最佳方式。

Ⅲ.“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个人阴谋与集体浪漫,星空幻想永不停歇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银河英雄传说》中喊出的口号成为所有太空电影的同宗同源目标。它是《星球大战》中辉煌的银河征战史,是《2001太空漫游》中文明的繁衍升华,是《地心引力》中蹒跚的星空步履,是《星际穿越》中的牺牲主义的末日挽歌,是《太空无垠》中的开拓之旅,这一切都掺杂着人类劣根性的无限阴谋与永无止境的浪漫幻想。

《星际迷航》系列则承载着这一切阴谋与幻想。


反派Krall钳制柯克,他展现了作为个体深陷宇宙孤独的真正“迷航”

 

不一样的反派讲述着老套的反叛故事,重复的征途却充斥着从未抵达的辽阔星河。伊德瑞斯·艾尔巴扮演的Krall,人设凝结于黑暗之旅的负面能量。如同柯克舰长在看似“千篇一律”的每日航程中生出的倦怠,Krall作为昔日开拓者彻底坠入黑暗面,成为本集里进取号星际之旅的最大阻碍。迷惘的柯克,在Krall看到了自己的另一种可能性——于漫长的宇宙漂流中放逐自己。要不怎么说是主角呢,最终我们亲爱的柯克并没有逃避,而是将星际联邦的“自由、权利、平等、和平”主旨贯彻到底。

 


电影结尾展现了一整片星云宇宙,未看的童鞋记得欣赏

 

整部电影的基调诙谐而有趣,开疆拓土其乐无穷,与反派斗其乐无穷。而三部曲中表面反复的“维护人类和平”的故事,在方方面面的细微处映射着“归宿在星空”的主题,无论多么艰难的时世,开拓永不停止。这是众多太空电影通过多重形式歌颂的亘古主题,但在一船子堪比家庭的温暖氛围中,破除深空苍凉的“进取号”将人类积极主义和乐观精神扩充到最大化,也将电影塑造成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

 

电影落幕时伴随的旁白是“继续开拓新疆域,发现新星球和新物种”,片尾字幕也缠绕着大片星云转换而温柔浮现,宛若《旅行到宇宙边缘》的奇思画面,象征着探索的故事永不剧终。此时此刻的我们,仍然眷念着银河星空、宇宙深海。

上映三天变禁片,这部电影到底遇到何种禁忌?

$
0
0

有时候电影无法上映,并非在评级上出了纰漏,也许里面的情色暴力元素少得可怜,却生不逢时遭遇“幸运砸头”,因为撞到热门事件的刀口上而无缘公映。

 

就近的一次,要数反恐电影《巴黎危机》与“7·14尼斯恐怖袭击事件”的正面对撞了。法国当地时间2016年7月14日深夜,尼斯市欢庆法国国庆日,一辆大卡车撞向正在观看巴士底日烟花表演的人群,欢快天堂顷刻间化作午间地狱。此次袭击造成至少84人死亡,202人受伤。随之不久,“伊斯兰国”(IS)发表声明对该事件负责。

 

外媒Deadline报道

 

ISIS声明(source:THR)

 

《巴黎危机》与“尼斯恐怖袭击”可谓全方位神似,其电影背景设定于法国国庆日,特工主角需要化解一场关乎巴黎的恐怖危机,电影海报标语“Cette Année, Le Feu d’Artifice C’est Eux(今年的烟火来自他们)” 更是神预示了围观烟火而无辜丧命的民众。事发后,《巴黎危机》法国全线紧急下映,共上映才三天,在boxofficemojo上都查询不到法国票房,想必无多收获。

 

歌颂正义抗击恐怖的影片遭遇真正的恶魔杀手,诚然归属电影之不幸。但发行方的发言人可不这么看:“这么做是为了尊重遇难者,顾及他们家人的情绪。”良心至此,敬叹不已。

 

《巴黎危机》正式海报

 

《巴黎危机》也已定档9月20日登陆中国内地院线,故事关于一名卧底行动中的CIA特工接到了一个新任务:他必须调查一个年轻的美国职业骗子,因为这位年轻人可能会让美国官方遭受恐怖袭击巴黎的错误指控。但随着巴黎恐怖袭击的升级,特工意识到这位年轻人是无辜的,并且是他找到幕后真凶的唯一线索……无缘法国的“禁片”,我们却有幸在电影院一窥究竟。

 

事实上,因为各种“非常规”因素导致电影莫名其妙变成禁片的例子不在少数,《巴黎危机》的撤档并非首次发生的虚构作品映射现实情况,敏感事件亦非唯一的冲突点。还有的电影,在这个国家宽容的分级制度下大受欢迎,而在另外的国家就可能被打压。

 

《E.T.》

被禁播国家:瑞典、芬兰、挪威等。
禁播原因:《E.T.》讲述了一群发现了意外遗落于地球的外星人的孩子们,为了送E.T.回家而对抗警察等“反派”的故事。北欧一些国家禁映了这部片,据说他们认为这部电影有可能导致孩子将成人视为敌人。


《疯子》

 

被禁播国家:新西兰

禁播原因:中土系列在新西兰岛国人民中的地位毋庸置疑,“Frodo”伊利亚·伍德自然也成为他们最喜爱亲切的明星。然而在这部翻拍片里,伊利亚·伍德变成了一个连环杀人狂,这让岛国人民难以接受。

 


《安娜与国王》

被禁播国家:泰国
禁播原因:泰国当局认为该剧不尊重泰国历史,特别是不尊重泰国国王。这与《西藏七年》、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等在中国沦为禁片道理一般。

 


《超级名模》

被禁播国家:马来西亚
禁播原因:《超级名模》极尽恶搞之能事,里面还出现了暗杀马来西亚总统的桥段,马国自然不喜欢被开这种玩笑。同样,《刺杀金正恩》、《钢铁苍穹》、《独裁者》被朝鲜禁止,因其中出现了丑化朝鲜尤其是“三胖”的情节。

 


《辛普森一家》

 

被禁播国家:缅甸
禁播原因:据说因为缅甸人是禁止黄色的,而《辛普森一家》中的人物全是黄色...

 

《007之金手指》

被禁播国家:以色列
禁播原因:以色列方面表示,本片中扮演“金手指”的杰特·弗罗比在1929年到1937年是德国纳粹党成员,这就很尴尬了。

 


 

彩蛋:美剧

 

包容的美国电影市场中,鲜有电影被禁的情况发生,即便不合适大规模公映,发行也还有部分院线/点播/DVD等途径。但美剧却经常遭遇《巴黎危机》那样的躺枪。

 

大受欢迎的犯罪美剧《黑客军团》就曾停播过一集,事件起因是去年8月26日,CBS公司旗下媒体WDBJ7的两名记者在弗吉尼亚州直播时遭枪击身亡,《黑客军团》随之被延播一周,理由是当集故事内容与枪击事件太过相似。

 

《黑客军团》

 

2013年,《汉尼拔》某集从电视被刷下,从未播出。因为本集故事有“杀害孩子”设定,恰逢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和桑迪胡克小学屠杀案。《港湾》第三季其中一集讲述了“高中谋杀案”,也因桑迪胡克小学屠杀案推迟播出,甚至随后推迟剩下所有集到第二年。

 

同样在2013年,《胖子的爱情》季终集被CBS推迟播出。因为当年一场恐怖的龙卷风肆虐了俄克拉荷马州,而本集恰好有关于龙卷风的情节。

 

2001年,正在重播的《辛普森一家》被联合有线电视网撤下,其中一集部分故事发生在世界贸易中心,而当时举世震惊的“911”袭击事件刚刚发生。

 

1998年,有两集《吸血鬼猎人巴菲》也被推迟播出,因内容与哥伦拜恩高中屠杀事件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主创担心引发观众不安。

 


 

彩蛋②:中国特色的揭露“小人物的恶”

 

宁浩导演的“中国西部电影”《无人区》,拍摄完成于2009年,但拖到2013年才上映,其间因所谓“技术原因”遭遇6次撤档。延期四年为哪般?

 

审片委员会委员之一的赵葆华曾在网络上透露出《无人区》被毙原因:

在宁浩营造的无人区里可以杀人越货,可以敲诈勒索,可以逍遥法外,可以为所欲为!活动在《无人区》里的人物,绝大多数是负面人物...然而这是哪里的无人区?是公海么?不是。为了好看,为了艺术极致,不惜违背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其实这还不是主要的失误,最主要的失误是丢失了艺术家的一份社会责任……因娱乐而损公,乃症候所在也。

 

《无人区》:彻彻底底的蛮荒故事

 

然而真正等到《无人区》公映后,观众看到是类同于《荒蛮故事》的人性考量、在脱离文明躯壳后的失控秩序。生活真相是黑色幽默,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还有这样一个无人区,无限深邃与广袤,代表文明的法制也管辖不及,倒退几万年的动物与动物的争斗才是这里每天可以回味的故事。如果说对“性本恶”的艺术揭示也成为被禁的“伪光正”理由,中国电影的局限永远没有尽头。

 

该类事件较为典型,同样发生在《天注定》身上。尽管贾樟柯的片子上映路都磨难多坷,但实际上《天注定》原本是拿到公映许可的。科长也曾在采访中说,“我们已经很正式的回应我这个事情很多次,它已经通过了审查然后拿到了龙标,拿到了发行放映许可证。”

 

《天注定》剧照

 

但原定2013年11月上映的本片,最终没有上映。其中一说法是因为计划上映前盗版流出。不过真正的原因大家应该心知肚明。许多年前官方和媒体会包裹特级杀人犯的罪孽而仅仅阐述结果,残忍杀害过14人的甘肃省白银市的犯罪嫌疑人高某近日落网,隐藏在我们周遭的罪恶也开始大白于天下。小人物的善能弘扬,罪恶能掩盖多久?电影依然没有一个合适的途径去展现它们,《天注定》也随之变成了网盘见的禁片,而《天注定》们也不胜枚举。

《神探夏洛克》S04:最黑暗的一季,却面临人设崩坏的风险

$
0
0

热门英剧《神探夏洛克》第四季已经于元旦当天开播,铁粉们已经迫不及待地看完了第一集《六个撒切尔雕像》。

 

然而....

 

看之前的心情是这样的:


看之后:


不得不说,两三年等一季,一季只有三集的《神探夏洛克》,今年相当让人失望。

 

《六个撒切尔雕像》取材自原著《福尔摩斯探案集》中“归来记”章节之一的《六座拿破仑半身像》,同样引用一套模子,只不过凶手从找寻黑珍珠变成了找寻机密资料盘。

 

按理说故事基础不算薄弱,结果却呈现出空洞乏力之感。而制作人史蒂夫·莫法特口口声声的史上最黑暗“神夏”剧,却因为胡乱堆砌的悲剧而堪比《行尸走肉》中格伦被杀一样不讨人喜,该集甚至被部分粉丝评为“神夏最差集”。

 

人设的崩坏:电影跟生活一样狗血

夏洛克、华生、编剧共同“杀”了玛丽

 

首先请原谅我在小标题里称呼《神探夏洛克》为电影,不过你看去年那部特别篇《可恶的新娘》,俨然一部番外篇大电影。况且每一集90多分钟的体量,一集一案,完全可以当作系列电影来看。

 

《六个撒切尔雕像》在致敬原著的同时,添加了英执政部门内部的腐化,引出一次莫名其妙的复仇。剧情枝节繁茂,但人设的悉数崩坏,却让这一集难以下咽。

 

最崩坏的人设是谁?舍约翰·华生其谁?从第三集对玛丽倾情告白的“你的下半生由我来守护”,到分分钟婚内出轨欺瞒娇妻基友,华生的作为堪称2017影视剧第一狗血(First Dog Blood)。

 

乱立flag

无独有偶,现实中的“玛丽”阿曼达·艾宾顿,与马丁·弗瑞曼本来也是一对夫妻。2000年时,两人因戏结缘,一起生活了15年,因为经常秀恩爱堪称撒狗粮专业户,还育有2个孩子,10岁的儿子Joe和8岁的女儿Grace。

 

现实中的两人

 

就在上月,两人宣称和平分手。马丁·弗瑞曼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俩不在一起了,分开是最好的选择,我会一直爱着阿曼达。”阿曼达·艾宾顿也发推表示“谢谢你。”

 

本来还期待着在《神探夏洛克》第四季中看他俩继续饰演夫妻,没想到一来华生就玩出轨,而且编剧还把玛丽“谋杀”,以维护荧屏里这残留的美好,而真相归尾,玛丽从未知晓。至于华生,谁知道是不是跟小三私奔了呢。

 

还有比这更可气的,全球最出色的特工玛丽以及全球智商最高的基友夏洛克,竟然都没有看出华生出轨。

 

这蛛丝马迹藏着滴水不漏的华生,若要成为大反派,试问谁干得过?

 

本来今天高高兴兴...

 

提及华生哪儿能漏夏洛克?很不幸的是,本来就狂妄自大的夏洛克在本集里更为自大,在对谈BOSS时丝毫不知收敛为何物,尽管玛丽非常担忧地屡次提醒夏洛克切勿秀智商到失控,但夏洛克还是不负众望地成功激怒了BOSS,迎来一颗子弹,玛丽非常勇敢善良地为夏洛克挡住了子弹,以自我牺牲告终。

 

你说你夏洛克,是否真有斩不断三千烦恼丝,乃至跟一个步履蹒跚的凶手老太较劲?

 

在前两集,夏洛克的观察力、记忆力、分析能力均十分惊艳,惹观众喜爱。不过到了《六个撒切尔雕像》,这些优点所酿成的错误却让人感到愤懑。

 

而在第三季结尾,夏洛克与反派马格努森的缠斗,显然是以失败收尾,却自诩为“高功能反社会人格”,然后一枪把马叔崩了。这就跟两个人相约打游戏,A打不过B,然后就冲到B面前把对方电脑砸了,甚至揍人家一顿。就这方面,夏洛克可是把良心从本事尽了,还要靠哥哥保送出来,而且还过得心安理得,以为自己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马叔

 

除此之外,雷斯垂德探长傲娇气没了、亮点全无;

麦哥智商成了普通人,怕也是翻不起啥浪了;

反而是贝克街的房东老太,在看到夏洛克打开一封封皮写着“Miss me?”的信件时,开口就说“难道是(莫娘)?”如此破天荒地展现聪颖,观众分外惊喜。

 

留下的与即将到来的

 

第一集结尾,华生誓绝夏洛克,可是你我都知道好基友哪儿有隔夜仇?况且夏洛克在故事里瞎编段子,说生活都是可测的,结果也表示一切只是玩笑,找到玛丽并非靠推理或者玄学,仅仅是依靠追踪装置这么简单。所以归根结底,玛丽的死亡,夏洛克并非可测,他期盼能以智商碾压对方,没想到对方狗急跳墙,以简单粗暴的开枪收场。

 

而在第二集,全新反派库尔沃顿·史密斯将登场。这一角色被史蒂文·莫法特称为“纯粹的恶魔”、“这部剧里最黑暗的反派”。马丁·弗瑞曼也表示,他“比马格努森和莫里亚蒂还要恶劣”。

 

不过因为饰演库尔沃顿的托比·琼斯,因为脸型太特别,角色定位很容易被塑造成一个纯邪恶的疯子,而非莫娘“犯罪大师”、马叔“高智商游戏达人”一类的人物。

 

九头蛇佐拉瞄上了奇异博士

 

托比·琼斯曾在《美国队长2》中饰演邪恶科学家佐拉博士,在漫改电影粉丝圈中已经小有人气。

 

官方发布的最后2集片名为《躺下的侦探》(The Lying Detective),《最后的谜题》(The Final Problem)。据猜测,应该分别改编自《垂死的侦探》和《最后一案》。

 

 

考虑到未来还有第五季,夏洛克、华生对决莫娘的故事不可能轻易落幕。莫娘在第三季是死透了,但第四季第一集就各种旁敲侧击了莫娘的犯罪计划并未完结,至死继续,不愧为真正的犯罪大师。也许第四季压根不会有关于他的大篇幅内容,但再临时定会引起新的冲击。

 

莫娘何时归来?

 

第四季第二集将于1月8日播出。

《神奇队长》:现代的丛林英雄

$
0
0

很多人初次关注到《神奇队长》时存有一种误解:难道DC或者漫威这就把“Captain Marvel”的故事拍出来了?其实不然,《神奇队长》的英文原名是Captain Fantastic。DC的电影已改名为《沙赞》,而漫威的电影则官方定名《惊奇队长》,它们都要等到2019年才能上映。

 

喜欢《神奇队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演维果·莫特森。从2001年开始,他就已经是我心目中的神奇队长——在《指环王》中饰演自我放逐的人皇阿拉贡、带领中洲人民反抗黑暗势力并获得胜利。

 

有意思的是,许多中土演员都实现下岗再就业,走进了隔壁漫威的片场,比如伊恩·麦克莱恩、凯特·布兰切特、雨果·维文、丽芙·泰勒、安迪·瑟金斯、李·佩斯、马丁·弗瑞曼、理查德·阿米蒂奇...好了,我快数断气了。

 

因为《指环王》圈粉无数的维果·莫特森,却没有机缘一亲漫威芳泽。而他的新片名字如此神似Captain Fantastic,也许正是命运顾及粉丝渴望,让V叔在《神奇队长》中以一位“平民超级英雄”的身份归来。

 

故事讲述了在太平洋西北部与世隔绝的森林深处,一位慈爱的父亲带领孩子们生活在用自己双手创造的森林家园,并全心全意地试图将自己六个年幼的孩子培养成出色的成年人。但当孩子们的母亲因病死去,他们的信念也开始动摇变化,并不得已走向外面的世界...

 

作为马特·罗斯继《28个旅馆房间》后编导的第二部作品,《神奇队长》备受好评。在今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上,马特·罗斯获得了最佳导演奖。紧接着5月的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也把最佳导演奖颁给了马特·罗斯。

 

在演员转型为导演的成功者中,马特·罗斯是绝对值得肯定的一位。能否如乔恩·费儒一般,将才气绵绵不断地延续下去,言之尚早。但我们依然在《神奇队长》中,感受到马特·罗斯如何将所有演戏得到的经验化为导演之用,他曾在采访中表示对育子经验的反思推动他完成了这部电影,因而在《神奇队长》中,处处都是那些关于生活与教育、生存与信仰的思辨。

 

影片开始不久,有一场篝火夜阅读。Ben带领孩子们席地而坐,他陪同孩子们一起读书,他询问孩子们的阅读进度、监督他们的阅读质量。

 

二儿子Rellian阅读的书是陀斯妥也夫斯基所著的《卡拉马助夫兄弟们(原名:The Brothers Karamazov)》,小说有部分核心内容讲述了三个处于成长时期的兄弟,躲避并反叛他们的父亲的行为方式。而Rellian后来对父亲Ben所做的事也极为相似。

 

而在得知母亲因病死后,Rellian气愤地抄起一把刀冲向Ben。《卡拉马助夫兄弟们》最终以杀害父亲的惨案达到顶峰,不过Rellian终归不敢弑父,在愤怒、痛恨、软弱的斑驳情绪共同作用下,柜子成了他的发泄地。而在后来,Rellian多次用冷暴力和争吵表达自己的不满。

 

在诞下第一个儿子Bo后,Ben和妻子搬到了人迹难寻的地方,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他们仅仅用“教育”这一种方式,搭建出一个“理想国”。不过形同柏拉图式的爱情已经成为精神恋爱的代名词,《理想国》对于乌托邦的构想,不过是贤能的哲学家统治社会,这一点又与Ben的想法何其相似。

 

他教会孩子们狩猎、格斗、攀岩等生存技能,又研读一切尘世之书并以乐器为娱乐方式。严格的轮值计划表、学习时刻表,互相督促进步,良好的反馈机制,让这群孩子在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证下,精神世界也能变得如鲜花般繁茂。

 

最鲜明的一场戏是,不过8岁的Zaja对《权利法案》倒背如流,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许多见解。与此对应的是,Zaja的两个表兄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大概是政府那一套吧...

 

Ben的教育实践是前沿而惊人的,我们也在电影中感受到他那6个孩子的海量知识与锻炼出的强健体魄。Ben在开车载孩子们参加母亲的葬礼过程中,跟他们大肆批判物化与消费主义,诋毁整个社会运转的系统。所以整个丛林教育的背后,其实是Ben个人对全世界的对抗。尽管进行这种教育的父亲或许分分钟能以【散播危险言论】之类罪名被逮捕,但Ben就这样坚持了十多年。

 

Ben离经叛道,意图超凡脱俗。因此他给孩子们起了全都不算做名字的名字:Bo、Vespyr、Zaja、Nai、Kielyr、Rellian...一般人都不知道怎么读。

 

除此以外,他们不过圣诞节,不信宗教而推崇主义。Ben给孩子们的生日礼物包括狩猎的弓箭与刀具,他甚至鼓励孩子们饮酒,鼓励他们袒露身体,大大方方谈论性,并且言传身教:时不时公开袒露裸体。

 

脱离传统教育方式、自行教育孩子,是多少父母心怀渴望却力不能及的事情。郑渊洁在家教育儿子郑亚旗,而郑亚旗如今开辟“皮皮鲁讲堂”,难免不算啃老的一种形式——啃的是父亲的知识产权而不是金钱,再任北京郑渊洁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走向人生巅峰”的路并没有“脱陈出新”的自我创造意识。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神童事件,尽管父亲对媒体大肆宣扬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但最后该神童高考成绩的失败却证明自行教育的弊端重重。在现实生活中,失败者多如是。

 

母亲的死是引发Rellian反叛的导火索,而这并不是唯一凸显的问题。Ben的教育主张,抑或生活主张,早就暴露弊端。大儿子Bo内心憧憬着一个大学梦,并且私下通过了诸多常青藤名校的招生考试,却惧于开口。在参加母亲葬礼的路上,一家人寄宿亲戚家,孩子们马上和表兄弟去玩TV Games了。

 

Ben在十多年后,依然认为自己对这种家庭教育的规则尽在掌握,殊不知,维护现状的不过是孩子们在严谨规则下形成的自学自制能力,以及他们对父亲的爱戴。

 

在两个表兄弟眼中,Bo、Zaja等都是地道的怪胎。陌生女孩对Bo的求婚嬉笑不已,以为是一种幽默化的表达。以及最终,Ben带领孩子们到达葬礼现场时,一身花花绿绿的奇装异服,其他人的奇怪目光。

 

“神奇队长”在乐园中构筑了一个纯粹的理想世界,但他并未真正想过:当自己去世后,孩子们怎么办?依然靠时不时的手工作品换取基础物质保障,并每天学习政治与主义吗?在一个家庭强权崩离瓦解时,这一切美好的幻境可能都不复存在。

 

乌托邦的根本缺陷,在于理念抬得过高,无法落地现实。倘若永生扎根丛林,那么Ben教会孩子们的内容,在生活中几乎毫无用武之地,而这种教育本身也化作了乌托邦的一种——一味批判现实,却无法真正地改造现实。小女儿Zaja大谈特谈《权利法案》,不过是常规学校创新作文的又一种,如果不去以身试错,不与社会交融,Zaja所学所言如同虚空呐喊,不得始终。

 

我很喜欢电影的结尾。Bo最终没有去那些录取他的大学中的任何一所。而Ben也带领其他五个孩子回到了丛林——当然离学校更近了。并且,这个神奇的家庭也开始过上了真正现代人的生活:他们造了一座真正的房子,饲养家禽,孩子们也开始坐校车去学校上学。

 

转变不是已有事物的结束,而是另一种新事物的开始。马特·罗斯赋予最后一幕满满的阳光与诗意,Ben和孩子们围绕餐桌吃早餐,看书的看书,写作业的写作业,彼此沉默不语。

 

然而在静止而温暖的镜头中,我仿佛窥见几个月之前,父亲带着孩子们启程参加母亲葬礼的那一刻。他们在大巴里,高声欢呼,在名为“Scotland the Brave”的背景音乐中步入世界,好像希望就在这不断流转的路途上,就在前方。

真正的机器,是有温度的

$
0
0

由迪士尼制作发行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已于今年1月6日内地上映,相比正传三部曲、前传三部曲,乃至去年锐意复原老版内核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侠盗一号》在故事形式以及经典科幻元素的运用上,都像发生在另一个宇宙的星战故事,通篇被悲剧氛围所笼罩。在时光网对《侠盗一号》主创的一次采访中,饰演“帝国叛变飞行员”的里兹·阿迈德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本片和天行者的血脉无关。但这种脱陈出新的设定,却又一次征服了观众,我们看得到迪士尼在叙事上的开拓进取、颠覆传统,带给我们新的体验。

 

暂且告别正传、筹拍外传是一种可以尽情施展画笔的尝试,但这也意味着剧组要放弃很多东西:绝地武士、原力的发掘与呈现、卢克船长等故事,而这也体现着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并不简单。本片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自小就是一个星战迷,拍摄《侠盗一号》全然呼应着自己的梦想。他曾坦言,既然不能把所有角色全囊括进来,多余的东西必须剔除,那么只有决定摆脱《星球大战》和科幻元素的束缚,先把故事讲好。



因此在《侠盗一号》中,我们知道这些所有正传里都未出现的角色们,一定有个难言的结局。而加里斯·爱德华斯更是以人为本,将原本单纯呈现星际空间波澜壮阔的诸多科技因素,转化为对角色们的服务,从人性着手深度剖析出一出宏伟的乐章。而回眸一望,我们发现电影中科技与人性的结合,如何细腻真实而动人。

 

就显而易见的就是新机器人——“K-2SO”。不同于R2-D2、C3PO、BB8等服务型机器人,K-2SO在以呆萌的形象、靠谱的援助吸粉的同时,更承担了一个人类角色的使命——牺牲。起初K-2SO更多的是与卡西安插科打诨,互为补充型角色,增进电影氛围。在最终掩护琴和卡西安撤离时,K-2SO毅然决然地锁死了安全门,独自抵御炮火并被帝国士兵打得稀烂。你可以说,这完全是程序的设定。但背水一战的牺牲段落里,K-2SO的确以充满人性的光辉打动了我们。在很多电影里,机器人往往诚然形如机器,冰冷而缺乏知觉。在《侠盗一号》却通过K-2SO告诉我们:机器人是有温度的。

 

 

机器人是有温度的,其组成体——机器又何尝不是?最终决战时,所有的X翼战机,几乎都充当了炮灰。流畅极速的机型、流传在整套星战电影系列中,起义军将其视作先锋主力部队,承载着获胜的使命,却在《侠盗一号》悉数被摧毁。但换言之,如果没有这些X翼战机在空中和近地空间的支援,“侠盗”小组们定然无法完成任务。飞行机器是人操控的,它们的破碎坠毁反映的是无数太空革命先驱们的忘我牺牲,换取胜利的一小步。而起义军那艘引发两具歼星舰相撞的锤头轻型护卫舰显然更令人印象深刻。所谓未来的星球大战,无论经过多少年,本质上都是人类、生命的战争,翱翔、破碎、撞击,背后都是生命的颂歌。

 

因此很多人对于星战的疑惑,而没有道理的。他们总是会说:为啥武器都先进到顶尖地步了,主角们还用(光)剑互殴?从太空歌剧的角度而言,《星球大战》就是一部地道的宇宙英雄罗曼史,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力,也是人类想象力尽头的深邃人性代表。它与科技装备相辅相成,告诉我们人性与科技温度、想象力与现实根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奔驰GLA SUV 全系列,就是充满想象力与科技感的汽车。作为一款新世代的SUV车型,奔驰GLA有着最独特最有个性化的外观设计,而不仅仅是跟随潮流。相比竞争对手们,它不只是一辆冰冷的汽车,而是一件充满视觉冲击的艺术品。


 

当你注视着前脸硕大的家族式奔驰星辉标志,神来之笔从这里开始,被画出几道优美的线条,被微风拂起流向车身,直到在车尾汇合。从侧面看,双腰线一致地向后收紧,搭配Coupe车型式的尾巴、无框车门、19寸超大轮毂,一种极具动感的姿态呈现出来。只要看过它一眼,相信任何人都会被其霸气的外观所征服,如同《侠盗一号》中风采盎然的X翼战机一般。


同样比肩X翼战机的是GLA的极速。奔驰为GLA提供了1.6升与2.0升的两种涡轮增压发动机,分别可以输出156匹和184匹马力。此外GLA车系性能表现最为强悍的当属采用高功率版本的GLA 260,它拥有最大211匹马力的性能,搭配7G-DCT7速双离合变速器与奔驰4Matic四驱系统,由静止到100km/h加速仅需7秒左右,极速达到了248km/h的性能表现。


 

而个人觉得另一大亮眼之处是GLA的内饰设计,体现了对车主的温度关怀。不仅极具层次感,还特别地实用舒适,其中安置了独特的环境氛围灯光,能够根据车主心情时刻改变色彩。奔驰还在人机工程学方面不遗余力,引入的可与苹果iPhone连接的奔驰Comand系统,能够使用人工智能语音辅助,无需驾驶者分心去控制手机,弹指之间,三言两语便能处理一切。拥有奔驰GLA SUV,恰如拥有了一款K-2SO智能机器人,真实可及,与你共驾、给你关怀。


http://benz-gla-suv.izhida.cn/

《降临》:第三类接触的简短生命之旅

$
0
0

看了号称年度烧脑的科幻片《降临》,紧接着看了原著小说《你一生的故事》。电影可以说相当不错,小说虽为短篇,细节描述得却更为翔实,换句话说:看得懂电影、不一定看得懂小说。(下文有轻微剧透)

 

相信大家都知道剧情简介了:艾米·亚当斯饰演的语言学家露易丝受雇于政府,来与外星人沟通了解它们此行的目的。然而当用外星语言“七肢桶”与这些来客交流时,她眼前突然浮现了她从出生到死亡、已知或未知的完整一生。

 

其实这一生,并非露易丝的一生,而是她女儿的一生。电影有2个旁边口吻,艾米·亚当斯和杰瑞米·雷纳,主要以亚当斯的视角回顾,其与女儿的生活点滴,也随着接触降临的外星人飞船交叉叙事呈现出来。

 

《降临》与很多电影非常像,罗伯特·海因莱恩《你们这些还魂尸》改编的《前目的地》、诺兰导演的《星际穿越》,甚至朱迪·福斯特主演的《超时空接触》。因为《你一生的故事》创造于2000年前,所以聚焦现代的《降临》失去了小说的探究性质感,创造出更多冷峻的未来科技感。嗯,就像你看《回到未来》和《环形使者》的区别。

 

不过改编非常得体,最终电影表达的内容也相当丰富:

 

①.人类面对未知的恐惧:当外星飞船降临地球时,围绕飞船的公路被汽车堵得水泄不通,全是来瞻仰的人类,跟《超时空接触》非常像。面对未知,人类也做出了4个不同的选择,既有类似女主角这种追求中立的探究真相者,也有中国军事力量那样的怀疑者,还有如同上帝一般膜拜这种新生命而选择自焚的邪教团体,更有偷运炸药意图直接炸掉外星飞船者;

 

②.语言:重中之重的主题:你有没有怀疑过,世界上第一个到达中国的英国人,在完全没接触汉字的情况下如何与中国人交流?很难是吧?如果对方是科技文明发达程度远超越人类的外星种族呢?语言是一种什么语言?甚至不需要说话?还有词组和语法结构吗?如果与地球语截然不同,甚至你难以想象组成,你又该如何交流。男女主角通过升降机抵达外星飞船时,那个高度让我想起了通天塔,不同种族因不同文字而分裂崩析、战乱不休。女主角一直努力与外星人交流,在如今这个距离更近彼此内心却更远的地球社会,无疑是一种警示。

 

原著中将外星人的语言取名为“七肢桶语言”,还分为A/B两种,其中书面语言B影响了女主角的思维方式、乃至能够理解到未来(“看到”未来),十分神奇。

 

③.费尔马最少时间律:这是原著中引用的一种科学基础,用来辅助说明七肢桶的语言表述和思维过程。挺费脑子的,不过电影弱化了。人类与七肢桶外星人的语言或者说思维方式的最大区别是:人类思考和表述是线性的,而七肢桶是同列并举式的。它们一旦开口,就说完了所有,想到了所有,理解了所有。最后女主角学会了它们的话,也超越了时间在。但是这种时间如同《前目的地》与《星际穿越》的闭环效应,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④.关于故事主题有改编。原著围绕女主角和女儿的关系,而《降临》还提炼出人类与外星人的直接关系,阐明了外星人为何会来。但不同于《超时空接触》中朱迪与外星人跨越光年的接触,让人类倍感温暖与希望,还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宇宙那么大,如果只有我们人类,那不是太浪费空间了吗”。关于《降临》,却表达出从头到尾的一种孤独与伤感,如同《超新约全书》,知晓生来的宿命,也告别了生而为人的一切未知希望,艾米·亚当斯的平冷气质饰演这个角色再合适不过。


《乘风破浪》:旧的归途在过去画圆

$
0
0

废话在前:长评就不写了,整理了几段短评。还没上映也不剧透,可以指出的是,《乘风破浪》整体要比我提前看过的另一部-《健忘村》好看,比起韩寒前作《后会无期》也有进步,但个人更偏爱《后会无期》的文艺。这几天主题曲的话题炒得太厉害了,铺天盖地千奇百怪的抨击、你争我驳,大大降低了影迷对影片本身期待。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很遗憾。

 

韩寒电影叙事一向支离破碎,但又不是典型的幻灯片,而《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在叙事上又带着其小说的影子。但是比起抖落无数的段子,最有趣的恰恰是电影的英文标题,这也是韩寒电影的主题。《后会无期》标题是“The Continent”,简单解读,就是袁泉说的那一句“喜欢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乘风破浪》是“Duckweed”,无父母之爱地飘摇一生,邓超饰演的徐太浪只有在过去的故事里找寻答案。

 

《后会无期》改编“The End Of The World”为主题曲“后会无期”,也改编了“Que Sera, Sera”。《乘风破浪》则改编了经典的民谣“500 miles”,化思想离家为“云一朵、云两朵、云三朵......”发现韩寒的文艺之心从来没变。从小说中诞生,延续到电影里。琐碎的情感表达,充盈在电影的方方面面。可以抖出许多包袱逗人笑,也可以生出许多悲哀来品味。

 

相比《后会无期》的公路之旅,《乘风破浪》聚焦90年代末的水乡小城,看不到山川大海,却有的是穷街陋巷。受制于幅度,故事内容也被打磨得更为完整,人物的三观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你很难定义《后会无期》中钟汉良的角色好坏,但《乘风破浪》里却给道德划出了分割线。所有你在前作中所看到的未竟之遗憾,都不见了,角色们都走向命运的结局,尽管这结局不能说完美。

同时,新片所讲述的往昔,亦充满强烈的怀旧风味。没有微信微博的日子,每天打打闹闹,一腔热血,就可以充盈一方天地。不过时代是死的,时间却没有尽头,最后董子健饰演的小马踏上了远方的路,旧的归途就在小城画出完整的圆。过去的江湖情义落幕了,还有似有似无的未来希望。

《爱乐之城》:一封献给洛杉矶好莱坞、经典歌舞片、爵士乐、梦想与爱情的情书

$
0
0

 

《爱乐之城》是一封情书,献给好莱坞的洛杉矶、献给经典的歌舞片、献给爵士乐、献给梦想、也献给爱情本身。

聚精会神看完全场,快结束时才惊觉自己在电影院里,达米恩·查泽雷的段落长镜头极具代入感,瑞恩·高斯林和艾玛·斯通的表演也紧抓人心。期间哭了2次,一次在第二个冬天到来之前,塞巴斯汀告诉米娅,“现在你也喜欢爵士乐了。”“我会永远爱你。”一次在小塞酒吧的相遇,米娅看到另一种人生。这个时候,注意到我座位右边、后边、前边都传来抽鼻子的声音。想起上一次在电影院里哭,还是四年前看《地心引力》之时了。

达米恩·查泽雷仿佛在电影中贯彻了自己对洛杉矶的全部记忆,一次温暖的旅程,路过经典的好莱坞传奇中的《卡萨布兰卡》的英格丽·褒曼与亨弗莱·鲍嘉、翩翩起舞飞跃云端的格里菲斯天文台、漂亮的赫莫萨海滩海滩、华纳兄弟的音乐唱片制作室、逐渐消逝Rialto电影院,象征逐渐离去的梦想,以及两个美好的人,也不得不面对的生活不如意下的争吵。

一部电影承载着许多经典好莱坞爱情片的影子,却也动人。

 


另外再聊一些电影与现实的东西吧。故事并非十全十美,生活也是,但电影很美好,生活也是。为电影感动,也要进一步相信生活。

导演所赋予的电影中的真相是:
①.高斯林早期本来就以歌手身份出道,后来才转行从影。所以片中的歌唱戏份,完全是本色发挥,且十分精彩。不过弹钢琴这技能,他是在《爱乐之城》中现学的;

②.石头姐的好莱坞追梦之旅:11岁起,她就开始在当地剧团演出,14岁时,她制作了一份名为“好莱坞计划”的PPT展示给父母,表明自己的理想。2004年,15岁的艾玛从中学退学,和母亲一起搬到洛杉矶开展演艺事业。

因此最后米娅试镜时,选角导演告诉她:你随便发挥,我们还没有剧本,但会根据你的表演为你制定角色。

其实米娅演的是真实的自己,也就是石头姐。她待过剧院,来到洛杉矶追梦,不懈努力,“致有梦想的人、尽管看起来很愚蠢。”最后米娅梦成,正如生活中的石头姐!

 

影片有许多经典歌舞片的致敬,这里不赘述,推荐新闻:

http://news.mtime.com/2017/01/26/1565901.html

 

男女主角在洛杉矶走过的地点:

《太空无垠》:权力的游戏与太空梦

$
0
0

      喜欢科幻电影、尤其是太空科幻电影的人都有憧憬未来的梦想,就如电影是造梦机器,在太空科幻中躲避现实更为带感:想象一下,在狭窄的小房子里,坐飞船去100年后,1000年后,那里有人类文明的巅峰或者尽头,有前所未有的光速争锋与科技对决,在有限的空间中徜徉无限的未来,再痛快不过!

      而Syfy出品的小说改编科幻剧《太空无垠》(The Expanse),满足了我对太空影视的全部期待。当然,跟第一集开始看到男主角在太空飞船失重状态下做爱可没关系。

      尽管是一部根植于广袤银河系的科幻剧,单集数百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比起HBO的《西部世界》《权力的游戏》、Netflix的《王冠》都有不小差距,请不到最好的明星、也做不了最顶尖的特效,却能以有限的预算打磨出一流的剧本,诚意十足。


《太空无垠》第一季海报

 

      剧集设定在200年后的近未来时代,当初人类派往火星的先驱开拓者已经成为独立的军事政权,不再听命于地球管辖。而地球和中转站月球形成了“地月联盟”,和火星政权呈对峙状态。

      第三大政权是小行星带地区,是人类此前开拓过程中形成的空间站、卫星站集合体,处于被人类基本抛弃、无力管辖的游离状态,上面充满了许多“星战义军”之类的角色,希望能为曾经地球人类对他们的背叛而实施复仇。


火星的开拓进程一直被地球人阻挠,导致火星士兵气愤不堪,希望进攻地球

      故事关于一艘挖运货物的太空舰在旅途中接收到一个神秘的求援信号,于是派出小飞船救援,太空舰紧接着惨遭炸毁。幸存的小飞船上的数名船员,不得已调查这起破坏幕后隐藏的真相。而他们意外发现的一个空间站中女孩的失踪案,更牵扯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阴谋。为了破解谜题,他们需要穿越整个太阳系来找到最后的答案。


阴谋下幸存的船员,为了找寻真相穿越太阳系

      一年前通宵刷完第一季,在黎明破晓时分躺在床上,看到晨曦的微光,刚刚经历奇妙旅程的我感觉现实如此地不真实。而2月伊始,《太空无垠》第二季回归,翘首以盼整年的心愿又一次得到满足。

      有意思的是,第二季目前已开播的前三集收视率比第一季同期要高。这也侧面反映了跟我一般在首季完结后入坑的粉丝不在少数,而精品等一整年依然值得期待。

      下面,猫头就与大家聊聊,为何《太空无垠》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太空科幻剧(有剧透)


太空版“权力的游戏”+贯穿始终的悬念


      痴迷《权力的游戏》的剧迷一定对《冰与火之歌》的写作手法不陌生,乔治·R·R·马丁最为擅长的“视点人物写作手法(POV)”将整部小说、剧集增色不少。

      通俗比较,如同一部电影中人人身上都被聚焦着一个摄影机,随着讲述不同人物,摄影机也不断切换,当切换到其中一个人身上时,这个人便成了主角。在这个特定的镜头中,观众更容易被代入该角色的内心情感变化,跟随他的行为而增加代入感、引起更多共鸣。

      热衷POV写法的还有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代表作《四大名捕》。正因这种写法赋予了里面大大小小甚至反派配角之类的人物更多主观特质,最终每个人物都深入人心:大侠萧秋水、神相李布衣、游侠纳兰、韦青青青...


温瑞安写的《四大名捕》系列,同样大量运用POV写法

      在该手法上,《太空无垠》剧版比小说版运用得更加出神入化。在第一季中,一共展现了三条线索:幸存的飞船船员在太空中漂游并找寻被袭击的真相,失踪女孩的侦探好友在小行星地带调查女孩失踪的真相,地球上的联合国管理者也在调查这些扑朔迷离的事件起因,而火星人的船舰被不明飞船袭击炸毁、导致他们对小行星带人和地球人恨意满满。

      当镜头推动到某条线索的场景上时,叙事就围绕这部分场景流动,我们能追随他们探险,感知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感受他们在无垠太空中为之奋斗的目标。


跟随本剧,感受另一种“太阳系漫游指南”

      有人认为地球曾发生的世界大战是来自不平等资源引起的掠夺性战争。置换到太空中,又何尝不如是?200年后,人类具备了行星间的飞行动力,而木星、火星及各种卫星等所具有的丰富矿藏资源,势必引起新一轮掠夺。

      火星的独立,也与欧洲人在美洲的开拓如出一辙,是必然性的结果。如果能在新的星球上开拓根生,又何必跟旧主分享资源?


被遗弃的小行星带人,空气和水都是极其珍贵的资源

      而小行星带人处于最弱势的地带,被塑造得比较可怜。他们是地球在建设大道上的遗弃者,只不过在地球上的建筑工地,在太空中则成了苍穹遍野的各类行星空间站。被抛弃的一方在空气与水资源都不足的情况下苟且偷生,也总想着必然而然的反击。


火星和小行星带都有出生长大的新生儿。因为重力问题,图中类似的小行星带人普遍身高2米以上,但心肺功能却完全不适应,活着如同苟延残喘

      于是这些破坏地球空间站、火星飞船的挑衅行为,便有意思了。因为站在不同角度,公说公有理,很难分辨出所谓正邪的一方:对地球有故乡归宿般的情感认可,对小行星带抱有同情,更对火星的开拓之心有无比的敬佩。

      在故事行进到中间时,幕后黑手貌似被引导在查德·科尔曼饰演的Frederick Johnson身上,他原本的身份是地球高级军事军官,却叛国逃离到了小行星带,一心想着摧毁地球政权。因为火星和地球剑拔弩张的气氛,稍加点火就会引起一场战争,第三方坐收渔利,倒也符合推论。


看似反派的Frederick Johnson其实真性情,本来是个地球军官,却在看穿地球政权的伪善后,选择加入小行星带对抗地球

      而火星也有极大的可能性,因为资源短缺,反攻地球似乎是不错的出路。而且第一季只出现了火星的飞船但并未展现星球状态,神秘的一方往往都留有底牌,并且容易使心机,甚至不惜炸掉自己的飞船(跟阴谋论中的美国自己炸掉珍珠港母舰,只为找借口发动太平洋战争倒是相似)。

      不过到第一季最后,这一切都被推翻了。原来一切的种种阴谋,都只为做一个生化病毒实验。所有挑动的纷争都是故弄玄虚,掩盖本质。而为了这个实验,幕后黑手不惜堵上了一颗小行星——爱神星的全部生命。

      黑手的身份也倍让人感叹:地球上的政治家。

      火星和小行星带各种躺枪。


阴谋散尽,一切回归到地球

      原以为地球最为无辜,而小行星带和火星才是肇事者,而悬念揭晓时,不得不认可原生人类,才是权术高手。

      POV在整个故事中主观地限制了观众眼中的视点人物视野,信息的获取能力、思考的宽广度。三条错综复杂的线索到最后凝聚成一个谜题,实现了一个巧妙惊艳的收尾。

      不过地球上也并非没有善类,与飞船幸存者、小行星的侦探一样,地球联合国副秘书长Chrisjen Avasarala(索瑞·安达斯鲁饰演)同样致力于寻找真相,却成为被利用的一方。


身为联合国副秘书长的Chrisjen,心怀星空

      三条线索上的核心人物此前从未交集,他们或在地球、或在太空、或者小行星,为了相同的信念,各自奋战,面对牺牲也面对未来。故事在不断交叉中前进,尤其是最后以不同身份解密的飞船幸存者和侦探在同一个星球相遇,真令观众拍手称赞。


人类文明的中转站+永不止步的开拓之心


      《太空无垠》中的三个政权主体表现各有特点,但若问我最喜欢哪一个,我想毫无疑问:火星。


火星:如今的荒凉,一百年后的绿树成荫

      从该剧中不难看出原作者对火星的偏爱。在幸存的船员在太空中遇到火星船员时,火星船员非常感慨地说:“我真羡慕你们地球人,你们看过大海。”

      而在第二季中,在火星上训练的年轻战士,更是多次幻想火星早日绿树苍苍,她在跟长官的对话中说:因为跟地球纷争,我们的大气层计划被推迟了50年,难道再推迟50年?

      火星人所表现的进取勇气,正是地球人类所缺失的重要品质。地球仅仅是一个摇篮,而人类迟早要走出去,而不是坐以待毙。


《星际穿越》体现了人类在末日危途中的自救精神

      在无数的影视作品中,也多次表达出相同的主题:
      《星际穿越》中的“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
      《超时空接触》中的“宇宙若是只有我们人类,岂不是太浪费了”;
      《地心引力》更甚,一口气将开拓投影为每个人的人生:“你得学着放手,得往前走,得重新振作,得坦然面对所有的结果,因为你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场非凡的旅程!”

      当下我们能接触的,恰如《地心引力》在近地空间中修修空间站,以备发射卫星与无人探险飞船用。而文明的下一部,就是行星内旅行,也就是太阳系旅行。等人类真正掌握了更快的速度,就可以进行星际旅行,真正意义上穿梭在各大星系。

      第三种旅行可能还要等待数百上千年,甚至等到人类灭绝都没有机会实现。而《太空无垠》中的第二种旅行,也可能就是百年间的事情。看看20世纪,发展得多快?

      《太空无垠》描绘了这样一种触手可及的愿景,不多不少不远不近,可能就在百年后,就在我们的孙辈。而对于太空爱好者或者太空电影爱好者来说,看到这样的“真实”故事,倍为感动。


我很喜欢《太空无垠》的片头,音乐动听,短短几十秒,却预示了人类的开拓进程

      虽然整部《太空无垠》的最大亮点是“权力游戏”,但隐匿在其中的对未来新世界的希冀,体现在每个主角的眼神中、话语中。

      或许现在看这句话还很远,但如果千年后的人类回看这句话,也会感谢23世纪那些湮灭在宇宙星辰中的开拓者吧。而第一季结尾预示的原分子病毒竟然是来自外太空的有机物质,也窥显着形同《星际迷航》般的辽远未来。

愚蠢的人类~

$
0
0

全片最喜欢的居然是那句台词——“愚蠢的人类~”

被无限洗脑了。

 

电影一般,轻甜,但没有广泛评论的那般深甜。也许是堕胎车祸片看多了吧,大家一股脑儿打五星。

 

还是偏爱那些不完美的、或者经过长久分合的片子:《分手信》、《恋恋笔记本》、《午夜之前》...

 

以下为过度解读:

 

周冬雨和金城武的CP不搭,爱情也不是那么甜。

俩人在电影中的“烹然心动”,塑造得与初恋毫无二致。

实际上金城武有个相伴7年的“厨师”,与周冬雨因为“谁来做食物”而争风吃醋。

 

《喜欢你》跟《双食记》一样,食物在片中不仅仅是食物,是牵连感情的味道,更是一种“性致”。

 

金城武与林志玲,7年真的没发生除美食之外的“关系”?为何在林志玲休假期间,金城武不断看闹钟、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是仅仅思念某个人的菜,还是那个人就是他的“菜”(电影里不止一次拿人物比喻为菜,参考杨佑宁),而思念“菜”的味道?

 

周冬雨与杨佑宁分手,而后杨佑宁求复合,开口就是去你家,轻车熟路。周冬雨与金城武在家做饭,周冬雨问“你一个月挣多少钱”(物质的问题),但紧接着被导演化作金城武的困境解释:“挣太多陷入无底洞”。

 

两个人从相识到牵手,除了演技驾驭出来的梗与笑料,其实没有关键性元素之称。更无论阶层的断裂。

 

很好的例子就是:金城武的孤僻怪异老爸,真的是一个人的王者?这样的人能挣数百亿美元身家,心理素质早该强大如太阳了吧?

 

干脆两个人干脆就不要相见,厨房传情。这一份看似柏拉图式的荒诞,比电影中的Good Ending其实来得更加真实。

《当怪物来敲门》:暗黑系童话背后的暖光

$
0
0

 

《当怪物来敲门》有一个很惊悚的译名,故事却很温情,这在走进影院前是未曾想到的。

 

所有奇幻片的主题都根植现实,《纳尼亚传奇》是“反战”、《小飞侠》是“童心未泯”、《爱丽丝梦游仙境》是“成长”。《当怪物来敲门》也不例外,故事关于少年成长过程中与社会在精神层面脱轨:小男孩康纳的父母离婚,随妈妈成长的他却又遭遇母亲病重住院,而不知何去何从。

 

由连姆•尼森饰演的恶魔,也就是树人,是康纳隐藏在脑海中的表征意象。母亲病重是他性格开始变得狂躁不堪的导火索,但更厚重的因素是他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老师们对他的遭遇报以同情,但同学们却因他的孤僻而加以欺辱。

 

这种独自感受到的孤苦、落魄、懊恼在到达极端时,就在电影中具象化成树人。树人在现身后,给他讲述了三个黑暗童话:王子带农夫的女儿私奔,中途姑娘疑似被王后杀害,但真凶却是王子;牧师坚持信仰,拒绝医师伐取红豆杉做药,但在自己孩子生病时又去跪求医师,哪怕牺牲包括红豆杉树在内的一切;有一个存在感极弱的“隐形人”,被自己忽视,更被周围人忽视,直到有一天他为此感到愤怒。

 

这三个故事各自代表康纳看待事物的眼光——片面性太强,康纳对待事物的性格——太倔强,康纳在入世中的遭遇——由于太片面、太倔强自我,缺乏融入宏观世界的意识而被排斥。

 

在达到极端状态时,连家庭也包容不了康纳的“病态式”变化:与父亲争执,与外婆吵闹——哪怕对方确实深爱他。长期欺凌他的同学,更是看出来康纳因为孤独而故意挑事儿引起别人注意的心态,不屑地表示:我以后都懒得欺负你了。瞬间失去一切的康纳彻底沦为社会中的隐形人,一股脑把气撒给即将离开人世的妈妈。

 

面目可憎看似恐怖的树人,不过是在伪装康纳脆弱的内心。他是康纳的另外一种自我意识,代表清醒自我对现状自我的怒其不争,藉由“恐吓、发怒”的情绪介入希望性格本质得到改善。看电影的过程中,观众会无数次猜想树人是否真的存在,然而不是:在康纳生气地跑向同学掐架时,树人跟在他背后把学校房屋掀了个底朝天;镜头一转,在同学视角或客观视角中,我们都只看到了康纳独自在奔跑。

 

最终我们欣慰地看到康纳与母亲达成了和解,与家庭达到了和解,更与这个世界达到了和解。

 

世人都说《格林童话》美好,不曾知道早期的故事都是暗黑系的。《当怪物来敲门》有些镜头比较惊悚,树人也一度善恶难辨,但这些元素却轻盈有力地推动成形了一个令人欣慰的结局:至少康纳长大了,哪怕缺乏父母的庇护,他的羽翼也逐渐长成,不怕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更多磨难。

 

这个结局与另一部我同样喜欢的奇幻电影《潘神的迷宫》有相似之处:面对重重压迫的小女孩最终不幸死去,但灵魂却徜徉在无病无灾无战争的神灵殿堂。安徒生童话中的那个小女孩也去了天堂,但读者无一不为其脱离苦难的现实而欢呼。电影中呈现的许多艰难时光,让康纳完成真正的蜕变。

 

我们可以从《当怪物来敲门》中解读出很多东西:留守儿童的阴影、单亲家庭爱的缺失、校园暴力霸凌…但整部电影却一点不黑暗,用较为轻巧的“童话模式”化解了种种本该沉重的话题,将深度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各层次观众面前,艺术与商业亦达到了完美和解。

《异星觉醒》是怎么招人恨的?

$
0
0


说#异星觉醒# 是约会必杀,真不是没道理。


在看电影之前,有人以为这是另一部《火星救援》,或者《地心引力》,甚至《星际穿越》。


结果,这群怀揣着太空梦想的人一走进影院,发现看到的是——太空版《伊甸湖》、太空版《黑暗侵袭》、甚至《活埋》(飞船舱成了棺材)。


同样在《活埋》中,“小贱贱”瑞安·雷诺兹也死得很惨。


《异星觉醒》大概是绝大多数中国内地观众在银幕看的第一部暗黑血虐结局的电影。


三重虐:

1.第一个死的居然是知名演员“小贱贱”?说好的黑人先死呢?!

2.居然全部死光了?!!

3.结局反转居然这么黑暗?!!!


“小贱贱”瑞安·雷诺兹死的时候,我也相当惊讶。


他不该身先士“卒”的原因至少有三:

1.刀枪不入、死了分分钟也能再生的贱贱居然能死:


2.作为全片第一个呈现“智商在线”的角色(提醒黑人别作死),然后领了第一个便当?


3.都知道外星异形危险了,小贱贱于是决定高温处死它,外面一堆人看着他喷火逼退怪物,而不选择救同伴?


好吧,还是死了。《异星觉醒》目标很明显:不是说恐怖片都是套路吗?劳资偏不套路!让你们惊讶!


是的,非常惊讶。但是“小贱贱”粉丝表示——


不值!

太惨!

失望!


反正冲着小贱贱去看的观众大老爷们,肯定不会选择二刷了。


主角们集体下线,是观众不爽的第二原因。


在看到杰克·吉伦哈尔、丽贝卡·弗格森分别驾驶飞船舱开往地球、宇宙时,不少观众还心怀希望:

虽然前面死得多,万一最后一个成功反杀呢?


结果一切幻想都是一个梦。


如果二刷,其实可以看出许多铺垫最终结局的细节:


1.当两个船舱解体坠落地球时,一个被飞船主体的构件挡了一下,改变了角度。


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大卫此前提议:我在即将坠落地球时手动控制方向,飞向太空,带着怪物到宇宙深渊,而你回到地球。


大卫的计划没有成功,因为下坠全程他都被怪物控制了双手,无法手动操作飞船。


而撞击细节是个烟雾弹,让观众以为大卫被撞到了太空,其实是米兰达被撞到了太空。这是预示之一。


2.当两个貌似越南渔夫抵达坠入海中的飞船时,原本震撼的背景音乐戛然而止。这是预示的下一主题音乐(恐怖向)。


同时,这两个渔夫也是关键线索。你们也许还记得《地心引力》,当桑德拉布洛克坠入海中时,电影给她设置了一个自救过程:飞船舱门打不开,从水底潜出水面时差点被绳索绊住窒息而死。


但《异星觉醒》特别神似的镜头中却没有这个设定,反而相对之前的惨烈厮杀,坠落被塑造得如此平和。


风格的不统一,让我觉得这事儿并不简单。果然~


虽然大家被吓的吓死,气的气死,不可否认,《异星觉醒》是内地院线这个档期、乃至最近几年都比较特别的新片。


当恐怖片被套上科幻片外壳,惊悚效果双层叠加,足以让内地观众有前所未有的体验。


我以前看完《活埋》时,被暗黑结局气到爆炸,连呼“WTF”!


但《活埋》也好,《异星觉醒》也好,都在恐怖片式微的今天,还是带来了新的体验的。

《与君相恋100次》:好的爱情对一个人改变有多大?

$
0
0

穿越时空、拯救爱人、重新恋爱,怎么看怎么俗气的设定,却被7月6日内地将映的《与君相恋一百次》玩出了新花样。

 

长谷川陆逆流到往昔拯救日向葵海的过程,可让人在脑海里串联起许多电影。远有《土拨鼠日》、《罗拉快跑》,中有《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初恋五十次》、《明日边缘》,近有新海诚《你的名字》。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时间被故事塑造为最大敌人,为了赢得时间赢得生命,他们用尽力量与宿命奔跑竞赛。

 

但时间本身又是嬗变的,因此在不同爱情故事中,差异化的时间设定也源源不断地提供新体验。随着剧情进展,时间的绝对地位被削弱了,主角们一并珍惜当下,比起担忧明天、更享受今天的爱情。

 

 

炎夏、蝉鸣、戏水、乐队,《与君相恋一百次》承载的回忆正是青春本身。当不再少年时回顾青涩的恋爱,印记往往在夏天中刻骨铭心。片中四个少年组成的轻音乐团“The Stroboscope”一共演唱了两首歌曲,在事故发生前是《単純な感情》,一如片名,旋律热情洋溢、充满活力,彰显两小无猜的遐思。而后是《アイオクリ》,清新之外更多温和恬然,旨在回顾历经的点滴美好。

 

片中葵海对陆说了一句“管明天干啥呢”,在《アイオクリ》歌词中也有对应之处,“就算明天太阳不再升起我也无所谓,因为我已经被你的爱包裹无比温暖”,主题同样由葵海唱响。

 

影片的恋爱过程,可谓无限甜蜜而温馨。但在一开始,这份感情并非十全十美。青春期多的是悸动,也有许多摇摆不定。

 

从《単純な感情》到《アイオクリ》,再到主题曲《君と100回目の恋》,这三首音乐的主题过渡恰好从侧面反映了葵海与陆的爱情变化。穿越前的猜疑,在穿越后冰释,升巩固华的不仅仅是爱情,更促使了主角们的成长,如同爱情,从青涩到成熟。

 

 

人们口中谈论的爱情是什么?年少时的一见钟情?牵手后的细心经营?弗洛姆《爱的艺术》告诉我们:爱情也有区分,天真的、孩童式、不成熟的爱是“我爱,因此我被人爱”,而成熟的爱是“我被你爱,因为我爱人。”

 

一见钟情的爱往往随风而逝,只有去感受、去历经、去互相包容成长的爱才能永恒。片中的陆就是最好的体现,看似完美无缺,其实只是通过重启时间才拥有更多做好其他事情的机会——练习吉他,做巧克力唱片。但他面对葵海,其实又立显自卑,反而去告诉直哉要好好珍惜葵海,对自我情感则持压抑姿态。

 

《与君相恋100次》也因此可分为表象和里象,表象是陆拯救出事的葵海,里象则是葵海拯救压抑的陆。影片的恋爱过程确实能唤起大片少女心,对爱失望的观众很可能像陆一样,被葵海的积极情绪所感染,重拾对爱的信仰、享受不完美生活中的不羁爱恋,倾尽所有,不咎得失,亲吻爱情最初的面目。

 

好的爱情彼此促进,不好的爱情相互挣扎。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人,我也就爱世界、爱生活。

 

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我也爱不完美的自己。”

 

汲取到爱情能量的陆收获的正是这样的生命成长。他与葵海的故事超越了爱情本身,告别了自卑与自我压抑,曾有过疑虑却迎来坦然,拥抱过青涩也蜕变成熟。《与君相恋100次》告诉了我们爱情对一个人的改变有多大,也讲述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中国爱情故事

$
0
0

如果要塞给《相爱相亲》一个标签,绞尽脑汁,不过“中国爱情故事”。

 

这点在《相爱相亲》中体现得很明显。三代爱情,三种中国女人的姿态。

 

奶奶的复古守旧自不必多说,没注意看脚,也许是裹小脚也说不定。相信我,百岁老人活到今天的,裹脚布残留的痕迹大有人在。很让人意外的是,所谓中国(过时)传统中的贞洁烈女、从一而终,在张艾嘉的影像中,竟是如此浪漫。薇薇(郎月婷)给姥姥念外公写给她的信时,字里行间,不过都是寄钱几何的生活关怀,从来没有多一分情意,但在姥姥的心里,这就成了情书。甚至在结尾之处,姥姥对坟墓哭泣着说“我不要你了”之时,她深深地相信自己等候的是一份厚重的爱情。这是中国传统老人的姿态:无论贵贱停留,等候的长情就是爱情。但在张艾嘉的电影之外,现实认为这是封建、是死板、是情感道德束缚在重婚罪名上的一道枷锁。如此轻薄。

 

而到了妈妈岳慧英(张艾嘉)这一代,爱情就更淡漠了。如同我们父母一代,倘若问及爸妈,是否是因为爱情跟对方在一起,回答也往往是模糊的。妈妈的爱情,说到底是油盐酱醋的碎片化生活。在这一代爱情中,共鸣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家庭关系里也往往是强女软男或者男尊女卑的典型定位,不然就一辈子争吵。岳慧英在家庭中的家主地位毋庸置疑,强势不服输,不服输到不愿意退休,在职业上都还想再战五百年,因此生活中父亲(田壮壮)与女儿(郎月婷)往往是服从地位。因为父亲服从,化身重庆男儿“耙耳朵”,因此和和睦睦,爱到老年。女儿不服从,只好中途撕裂,离家出走。儿女一代来定义父母的话,往往认为他们只是逆来顺受的你让我让,跌跌撞撞不是爱情。但对父母来说,那就是爱情。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记得年轻时的憧憬、走过的路与历过的难,老了时还可以一起开开新车。当一个人强势不认输,另一个默默眼眸含浓情时,那就是爱情。

 

女儿薇薇一代的爱情,打破了阶级关系。在中国的挣钱+稳定大浪潮中,商人地位高于编制饭碗,开公司的就是比人民教师受尊敬。而体制工作呢,自然是看不起无业的。女儿知道母亲不会同意自己的爱情——在酒吧驻唱并怀揣着北漂梦的阿达(宋宁峰),因此对关系遮遮掩掩,甚至为此离开出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爱情特征:爱情至上,其他次之。只要阶级差别不是特别大,都是可以容忍接受的。但这样的爱情,却也往往因为物质的原因而产生裂痕。正如片中,阿达没钱有梦想,要流浪远方,更倾向于家乡温暖安适的薇薇不愿意随同前往,只好在此作别。这对年轻爱情的路,如此细腻真切,也如此遥远迷茫。就像《毕业生》,这也是时代的迷惘。

 

可以说非常喜欢《相爱相亲》,一部相当真挚的电影,能让男性也能软化流泪。见面会上,张艾嘉说电影原名《陌上花开》(后来保留成为主题曲名字),改成《相爱相亲》,因为电影的主题是爱,也旨在教会给人们爱。因此电影所能感触到的人群,也必然是精准定位下的希冀爱、渴求爱、缺乏爱、拥有爱的人群。

 

爱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后期学习可以领会获取的(《爱的艺术》)。看别人的爱,学习失败的爱,借鉴成功的爱,都很有益处。而电影所带来的三个故事,无论是求不得还是爱别离,都有着强烈的喻示作用,对失恋者、追爱者、还有恋爱ing的人们,都大有裨益。张艾嘉将新作故事聚焦河南一市(郑州),也巧妙在这是中国最平衡的地带——新潮与原始,潮流与复古,多元但并不割裂的层次感一一呈现。它不如北京情感那般更迭迅速,也不如西北情感苍凉无力。它有着年轻人的活力(薇薇),也有着年迈者的回忆(姥姥),余下的是父母一代的真实。

 

嗯,有力量的中国爱情故事。

《银翼杀手2049》中国全面溃败,是电影太超前还是观众太辣鸡?

$
0
0

 

在展开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银翼杀手2049》

北美上映时间:2017年10月6日(距今25天)

中国上映时间:2017年10月27日(距今4天)

北美票房:8138.6万美元

海外票房(海外指代北美以外地区):1.42亿美元

中国内地票房:5400万元+(数据来源:时光网Pro)

 

MTC专业评分:81分(51评论)

IMDb:8.5(基数:130095人)

烂番茄评分:新鲜度88%,均分8.2

豆瓣评分:8.5(基数:62402人)

时光网评分:8.2(基数:1701人)

猫眼评分:6.9(基数:30709人)

 

两相对比,《银翼杀手2049》在全球大部分地区与中国市场的待遇差异,立刻就很明显了。苛刻的媒体仍然给了这部30多年后的续作高分,而烂番茄、IMDb等大众网站的高平分也足以彰显这部片子的受欢迎程度。

 

1982年《银翼杀手》在当年上映时遭遇票房惨败,超前的赛博朋克风结合复制人自我思考的哲学命题,让彼时口味更倾向于《夺宝奇兵》、《星球大战》的北美观众看得云里雾里,直斥本作是大烂片。

 

直到90年代家庭录像机的兴起,经典被重温,才让了《银翼杀手》有了回春的机会。

 

但今日不同往日的是,《银翼杀手2049》不仅口碑大面积爆棚,票房也十分客观。相对于1.5亿元的制作成本,虽然最后可预见无所收益,但也能慢慢地实现收支平衡,也不算浪费额外的宣发费用。

 

况且跟去年的《降临》一样,丹尼斯·维伦纽瓦虽然表面上拍的一部商业大片,到年底时还是要走颁奖季路子的。票房挣不到盆满钵满,却能有望获奖无数,这难道对制片方华纳、艾肯娱乐是个损失吗?并非如此。

 

让很多资深影迷大失所望的是,就连此前上映的年度国产大烂片《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在猫眼的评分都要比《银翼杀手2049》高:观众评分7.4分,足足比后者高0.5分。

 

而这种差别在猫眼评分体系中是种什么概念呢?就算上半年上映的超级无敌狗尾续貂之作《新木乃伊》,在猫眼都有7分,在中国内地更圈走6.26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此片在北美票房口碑双扑街)。

 

在今年6月份上影节论坛期间,中国导演冯小刚曾语出惊人:“中国有这么多垃圾电影,还不是因为有很多垃圾观众。你如果不去捧场,烂片就没有生存空间。”

 

他将近十年被商业绑架而层出不穷的诸多烂片,归结于垃圾观众太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是没有错的,它只是“鸡与蛋”关系中的“蛋”,而垃圾观众是鸡,是辣鸡观众催生了“劣质蛋”。

 

魔幻的《纯洁心灵》与《银翼杀手2049》评分PK,恰恰论证着小刚炮那得罪人的论调。吐槽者说,你国大众观众的审美,就是看点这种无耻圈钱的翔片了,而真正的艺术好片,在你国观众眼里,连翔都不如。甚至不少电影大号发声说,《银翼杀手2049》居然被《纯洁心灵》比下去,简直就是中国电影圈最大的笑话。

 

一位专业研究排片与票房市场的影评人却表示:其实在猫眼,《银翼杀手》得分如此之低,是正常现象。理解这个观众评分,是理解市场的开始。

 

话说说得在理,却经不起推敲。通过研究这两部片子的评分,只能看出中国观众仍旧不待见艺术片(或者说兼具艺术与商业价值的片子),如果要一味迎合观众,那我们最好继续制作《纯洁心灵》这样的电影,谁叫它口碑比《银翼杀手2049》还好呢?

 

如果照着这样的路走下去,《百鸟朝凤2》的制片人还得下跪,纪录片《二十二2》还得求爷爷告奶奶到处发PR稿。在这一点上,我更加倾向于冯小刚的想法。但垃圾观众这个词含有太多的贬义,我们不能加以斥责,只能说一直以来,中国观众的审美都需要提高,而良心的电影制作人更应该担负起引导观众审美提升的责任。

 

改革开放40年,经济好了。文化水平却反而日渐没落,想一想,就跟圈墙养羊一样,文化也成为了麻痹剂。不求《黑炮事件》、《圣保罗医院之谜》那个年代的辉煌重现,当哪一天,《心迷宫》这样的电影再上映前能够通过口碑自然发酵自然传播、而非少数群体熙熙攘攘希望震撼全国时,那么中国电影市场也趋于真正的成熟。

 

最后集中谈一下《银翼杀手2049》本身,看到有评价说“这部片中国观众现在无法理解,但10年20年后它会遭遇跟前作一样的翻转”。未免太抬升到神作的阶段了。这部片子,在北美已经被普遍理解了,只是中国观众还没理解而已。正如现在很多中国观众无法理解1982《银翼杀手》一样,过再多年,也无法理解《银翼杀手2049》。

 

《银翼杀手2049》只是维伦纽瓦在影像风格和思想高度上尽最大可能还原了雷老爷子的前作,完成了99%的致敬。这一切归结于维伦纽瓦强大导演功底,《宿敌》、《囚徒》、《边境杀手》、《降临》...哪一部不是当年的热议片?

 

但正如摄影师罗杰·狄金斯铺满的黑夜暗沉与日落黄沙一样,故事与镜头色彩一起铺得太满,太极致,少了前作中的许多回味,只能算是一部完美的续作,但不是完美的新开篇。戏里戏外,谁又能发出“戴克是不是复制人”那样的疑问呢?

 

我更愿意打趣这部电影片名应该是《银翼杀手:复制人崛起》。它把原作的时间线向后面拉了30年,让原本前景暗淡的复制人未来,变得更加富有希望。

 

如果再有第三部,那么必将是复制人开始覆灭人类的绝对权力。但这又跟越嚼越无味的《猩球崛起》系列一样,没多大意思了。

 

与前作不同的是,本片新出现的人工智能倒是让人眼前一亮。安娜·德·阿玛斯饰演的AI乔伊Joi,其实已经具备了同人类、复制人一样的思想高度、精神广度,却没有被“解放”,甚至连实体都没有。因此当许多人谈论高斯林、Joi的灵魂3P时,我看到的不是肉欲,亦非如梦如幻,而是无比的感伤。

 

而人类、新复制人、旧复制人、AI诞生了更阶层的关系,那就是人类地位>新复制人>旧复制人>AI。当Joi被西尔维娅·侯克斯饰演的Luv一脚踩碎时,怕是很多观众都感到心痛吧。

 

对身为新复制人的Luv来说,她踩碎的只是机器。但对高斯林来说,自己的女朋友被谋杀。

 

比起前作,《银翼杀手2049》的人类更加稀少,世界更加荒凉。这一点也有暗示,人类已经开拓了9大外星殖民地,大都离开这个环境糟糕透顶的原生故乡了。这些细节都值得称赞。

 

虽然票房不咋的,观众口碑更糟糕,但《银翼杀手2049》能够在内地上映*(MPAA评级为R),也算是细微的进步吧。就像《海边的曼彻斯特》能够登陆全国艺术联盟院线,艺术片慢慢打开了市场。

 

诸如《战狼2》的火爆,真的很像《虎胆龙威1》上映时北美的80时代审美,那个时代《银翼杀手》是遭遇嫌弃的。中国今天的大众审美,还停留在北美80年代。但会永远停留吗?

 

全球买家童话故事,讲给每个孤独的人听

$
0
0

​将商业创意与短片相结合做成有人文笔触的广告,难点在突破“自嗨”的定式。从某个角度来说,商业创业短片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完成对商业的完美包装,也要将深刻的共鸣理念传递到观众心坎里。而后者,才是汇聚核心买家的重要前提。

 

在“2017华时代全球短片节”上,导演张杨分享了在电影创作中的原则:创作者的基本态度应该是“尊重你自己的创作”,你得回到自己的内心,只有这样你的作品才会赢得观众的尊重,如果一味得讨好观众,那“烂片”的概率会很大,这是我做电影的原则。其实当你表达欲望足够强烈时,你出来的东西自然能得到观众的认同。

 

 

在我看来,这种原则同样适用于商业创意短片,明面上为商业服务,实则要以内心为轴,通过真诚的情绪表达赢得观众,赢得“买家”。而这也是我推崇《全球买家童话故事》的原因。它在商业元素与纯情绪表达中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全球买家童话故事》,以温暖细腻的画面勾画了三个买家的故事。其创意亮点在于“真实童话”与商业创意的完美融合。第一个故事叫做“大白熊”,聚焦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家庭:小男孩长着一双笨拙的白熊掌,渴望长大却经常什么都做不好。家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最终通过AliExpress给他买来了一只心仪已久的白熊玩偶。

 

第二个故事叫“丑小鸭”,一个来自法国的女孩因为长着笨拙的大鸭掌而畏葸于社交,对于欢快的群体聚会总是远观。不出意外地,她拒绝了男主角的舞会邀请,“会踩到你的脚”。男主角跟在其后,偷偷丈量她那独特的大脚印,并通过AliExpress为其买来了最耀眼最合脚的新舞鞋。

 

 

第三个故事叫“深海鱼”,在告别来家里度假的爸爸与孙子后,镜头一转给了爷爷,显眼的安康鱼般的头灯乍现。西班牙的海港与余晖,充分体现着这个孑然独处的老者的艰难时光。灵机一动的他,网购了各式各样漂亮的LED灯,并在孙子下次拜访之前准备了足够大的惊喜。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看着这三个故事时,应能体会到不同感触。于我而言,这3个看似简单粗暴的商业创意片里,拆解着生而为人的本源孤独。

 

在长大后回首童年岁月时,常常感叹当时的自己是那么的孤独。当然大人通常不会注意到,他们只会说,或许神经敏感了。而敏感细腻的心思恰恰是小孩子最大的宝藏,因为如此,他们对这个有着最深度的探索、最深厚的渴求、最梦寐以求的追寻。“大白熊”中的小男孩,是如此期盼迅速长大,迅速赢得属于自己的天空。

 

大白熊玩偶被塑造为一种隐喻,代表男孩心中希冀的无所不能的成人形象。在捣鼓笨拙的小熊掌之际,父母注意到了他“微小”的情绪,这是最为称赞的。

 

 

法国的故事,同样夹杂着“白熊”故事的“笨拙”。年轻女孩的社交恐惧症,根源跟自卑不无关系,因为自卑,处处担忧搞砸各种事情。《爱乐之城》中,石头姐饰演的Mia曾以一首“The Fools Who Dream”歌唱出这种自困于“丑小鸭”的私人情绪:

 

Here's to the hearts that break

这首歌献给那些心痛之人

Here's to the mess we make

这首歌献给我们制造的混乱

 

长大后的孩子的孤独,除了爱你的人,谁又能注意得到?

 

将“深海鱼”比作老人,最贴切不过。在家庭关系中,迟暮的老人形同被遗弃的一方,留守孩童也好,留守老人也好,而被留下的才是最孤独的。他的鱼灯,温暖不似初升的朝阳,没有那么年轻激昂,微弱的力量只够辐射到自己脸庞。所有LED灯汇聚而成的光亮,点亮了孩子的眼眸,更点亮了老人内心的欢乐。

 

听过那么多童话故事,一直对童话的真实性坚信不疑。要不说黑色童话并非空穴来风呢?在那个时代一定足够黑暗与混乱。而白色童话表达的美好,大多也有迹可循。

 

 

比起这三个孤独的童话更为动人的是,这三个故事都取材于真实,也许这才是最动人的地方。“大白熊”的原型小孩,是一个“钢铁侠小铁粉”,但他的愿望可不是买一只白熊,而是拥有一款“钢铁侠”玩具,膜拜超级英雄的他渴望自己也似铁人一样无所不能(渴望长大)。也许你猜到了,家人最终通过AliExpress帮他圆梦。

 

“丑小鸭”原型是高中女孩,毕业前夕都找不到合适自己的舞鞋,但最终在AliExpress与新鞋一见钟情。西班牙的大叔更传奇,在AliExpress买到了自己热衷的所有电子元件,将家改造成“全西班牙最亮的地方!”

 

在《全球买家童话故事》中,可以轻易分辨出形形色色的情感标签,孤独之外,还有恋慕、亲情与友爱。正因被填充始终的人文情绪,《全球买家童话故事》才以按分钟计算的短小故事变得温暖有力,跳脱出商业之外,回归到人情之中,成为华时代全球短片节“白银时代”单元的一幕亮色。

 

《嘉年华》中的符号细节

$
0
0

 

 

1.梦露:贯穿始终的是玛丽莲梦露的硕大塑像,这个塑像在开始登场承担的是小米对美好生活的所有向往,毫不顾忌地拍摄梦露“裙下风光”,影射小米急于成长、不受颠沛现实牵绊的梦想。

 

中途,梦露塑像被贴上各种牛皮癣的广告,与之对应的情节也开始崩坏:两个小女孩被性侵而无门无力申诉、小米因为敲诈刘会长被跟踪殴打。

 

梦露最后被肢解,被大车拉到了远方。小米奋不顾身地拿石头砸坏了电动车锁链,摆脱了这个城市的束缚,与梦露一同驶向远方。

 

 

2.低端从业者的身份证:《嘉年华》中,小米干的事就跟她的黑户身份一样:游走在灰色边缘。因此她可以去办理黑电话卡、敲诈1万块希望办理假身份证。她就是故事里那个南边城市的低端从业者,因为没有身份证,各种被盘问;因为没有身份证,3年游走于地方,最后拿着几百块的工资也要被赶走。到最后,她的身份证仍然没有办成,她仍被这个小卡片束缚着,不知何去何从。

 

为小米感到心疼的是,不能说她对于生活不够努力,从前台收银到客房服务再到垃圾处理,如城市的流浪狗、垃圾桶缝隙中的蟑螂一般,她正是因为太努力才显得更悲惨。到中途变得冷漠,我们也很难定义她就是个冷漠的人。她的低端人口身份注定让她自身亦是“冷漠世界”的受害者。

 

北京,一把大火烧没了大兴的19个人,也烧没了帝都低端从业者的最后稻草。当一些局外人嚷嚷着,为啥不回家呢?小米的经历也许有一些代表性:我逃离家3年了,换了十几个地方。换了十几个地方仍然不会选择回家,你说是为什么?

 

 

3.金鱼:被性侵小女孩之一的孟小文养了一条小金鱼,在被妈妈训斥后,小文独自捧起金鱼,翻越窗户,走到喜欢的台阶上晒太阳。看似绚丽多彩的精致金鱼,何尝不是小文的自我形象:被瓶子束缚,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

 

父母的离婚让小文的少年时光不再完美,偏偏妈妈又是个非常自私自利、对亲生女更缺爱的不合格母亲。生活相处,处处都是来自母亲的冷嘲热讽,孩子的内心阴影得有多大?连穿一些漂亮的衣服、蓄好看的长发,都能被妈妈撕碎、剪掉。唯唯诺诺的生活,于我本人来说,也是少年时感受颇深的亲历生活。

 

“也许变成鱼就好了。”小文一定这样想过。但金鱼只有放到河海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遭遇过童年阴影的孩子往往是难有美好未来的。《阿甘正传》中的珍妮是同一种形象:遭受父亲侵害的她,渴望变成飞鸟。但流浪一生,也没有寻觅到内心的和解。

 

 

4.游乐园:到故事最后,孟小文的父亲终于堆砌成功一个游乐园,即将开张。在被问及何时开张时,小文父回答说:“六一儿童节吧。”游乐园在电影中是一种至美的符号,小文和x小新曾在一个长长的滚筒里游玩,诠释的尽皆欢乐之情。对比纯粹的愉悦、浪漫的孩童认知,现实的黑暗与残酷,被反衬得更加明显。

 

小文的父亲能创造一个游乐园,但对警察颠倒其女儿的侵害真实,却无能为力。游乐园能给孩子带来许多即时的快乐,却无法长期弥补她们受创的精神。

 

 

5.二次伤害:《嘉年华》非常巧妙地略去了性侵主犯刘会长的面貌,很多镜头给了他模糊的身影,不刻意卖惨的背后,意义很明显——有时候,一场犯罪,并不是全部。在这个设定下,刘会长本身就成为一种符号。全片故事因刘会长的无耻侵犯开始,但电影整体基调却围绕着这次侵犯形成的二次伤害:母亲的打骂、警察的不作为、社会的指指点点。小文的父亲在虚伪的鉴定报告——“经鉴定孩子并未受到性伤害”——出来后,气愤地跟警察、法医撕逼。却没有注意到,小文独自在病房里孤独的哭泣。

 

诚然刘会长的行为非常恶劣,但人情淡漠的社会,谁又不是帮凶?

 

影片还非常黑暗地塑造了官商勾结、警匪通天的情节,尽管最后又以非常“生硬”的新审判终结了警匪的作恶,但前者之所以能被人认可,在于这些虚构的故事,在生活中往往有迹可循。送一个苹果手机、承担未来的所有学费,只要不起诉就行——这些听起来多么荒唐的行径,跟我们这些年遭遇的每每热点一一对应:闹得再大的事情,最后都可以无疾而终。

 

在这个社会要想有尊严地活下去,努力是不够的,要非常非常非常认真的拼尽所有力气。

《荒城纪》:时代与阶层割裂出的黑色幽默

$
0
0

中国的电影类型,极少能够形成产业化内容。而对于“黑色幽默”这种亚类型片来说,在中国更是少见。尽管如此,近些年来我们仍诞生了一批优秀之作,最近上映的《荒城纪》就是其中之一。

 

“黑色幽默”注定要反常规、反现实,名导科恩兄弟就深谙这一点,因此他们在电影里制造了许多“意外情节”,用来打破现实:《老无所依》那意外拾获的200万美金、《阅后即焚》里被意外枪杀的布拉德·皮特…对于导演徐啸力而言,《荒城纪》的“意外”元素,就是那耳不聪目不明时听到的一句“李忆莲祠堂”。为媚上、为贪恋,小村众人无一不陷入癫狂,大兴土木、欺压弱者,将“礼义廉耻”变成一出弥天大笑话。

 

抛却“意外情节”,你会发现每个角色的人物动机都有理可依、有据可循,让人生恨,却又深知他们并非真正的坏人,而是乱世之间的“俗人”。族长胆小懦弱怕事却又无比虚荣自我,美其名曰为族民造福,却无法坚定自己的立场、一错再错。而保长作为这出悲惨闹剧的始作俑者,贪图财富、刚愎自用,是小村真正的当权者,并以谋私之心绑架了全村所有民众的命运。余下众人,皆为跟风、皆为摇摆的蒲公英、无根草,为了混一口饭而铸成大错。可悲的是,他们在听着师爷讲述“礼义廉耻”时,因不懂文化而哄堂大笑,从未反思自己手上染过的鲜血。

 

更可怕的是,保长和族长这两人在结尾时隐约猜到了“李忆莲祠堂”是个错误的说辞,但却不敢说破。作为凌驾于村民之上的中间利益者,他们无法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希望用连环谎言来忽略此前的错失。但30万大洋却最终却落入师爷囊中,实实在在的反讽。

 

《荒城纪》的“黑色”,在于时代与阶层必然导致的割裂感。百年后的我们在回溯民国推广文化时闹出的乌龙,忍俊不禁,觉得奇幻莫名,殊不知,这就是那个时代真实的缩影。能怪害死李忆莲的村民吗?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混口饭而已,变相的“人吃人”,如此惨痛。而文化和财富都掌握在上层社会里,反过来他们又要剥夺底层人的财富,将虾米吃个精光。饭都吃不饱的时代,谈何文化、谈何文明?百年后的今天,时代进步了,但阶层割裂感依然存在,只不过人吃人的故事,换了种形式罢了。

 

剧中唯一女主角——李忆莲,其实已经诞生了高级的女性意识,对于闭关锁国自嗨许久的彼时中华,尤其不易。但不幸的是,诞生的地点却处于愚昧荒凉的西部地区,这也注定了新思想、新理念、新风尚注定要被传统文化打压、磨灭。李忆莲的遭遇令人同情、故事令人惋惜,令观者如鲠在喉:是她不能反抗吗?不是,她努力了,但却收效甚微。在愚昧黑暗的年代,个人奋争是无用的。所谓“荒城”,并不是说这个村子真的就像一座城,而是“城墙”禁锢了这片土地,固步自封、目光短浅、恣意妄为而不知罪,村民的精神状态荒芜到可怕。

 

《荒城纪》的完成度相当高,各种细节设计也十分精巧:比如李忆莲被烧死后,她弟弟(实为儿子)拿着的熟玉米,应该就来自烧死李忆莲的火堆之中;李忆莲说自己多次被当畜生一样卖掉,白净的她显然也不是当地人,名中“忆莲”二字,就体现着她儿时来自南方,但命运如此多舛。

 

在大制作、好莱坞大片充盈着当下市场,《荒城纪》似乎难以在商业上实现全面突围。但这样的电影能够出现,却是大市场中的一件幸事。中国影市正逐渐走向多元化,小成本、亚类型影片也会逐渐博得不同层次人群的关注。对于《荒城纪》,应给予更多呐喊。

Viewing all 12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